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种植追肥时间:中药材种植生长期的追肥节点与肥料选择
2025-09-20

在中药材的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追肥管理是保障药材品质与产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中药材种类繁多,生长周期各异,对养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其生长阶段的特点,精准把握追肥时间节点,并合理选择肥料类型,以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中药材的生长期一般可分为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成熟采收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比例存在明显差异,追肥应遵循“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做到因时施肥、因种施肥。

苗期追肥:促进根系发育,奠定生长基础

苗期是中药材生长的初始阶段,此时植株根系尚不发达,吸收能力较弱,但对养分敏感。此阶段应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逆性为目标。一般在出苗后15~20天进行第一次追肥,宜选用速效性氮肥,如稀释的人粪尿或低浓度的尿素溶液,配合少量磷钾肥,可有效提高幼苗成活率和整齐度。对于根茎类药材(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苗期适当增施磷肥有助于主根伸长和侧根分化。

需注意的是,苗期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浓度过高造成烧苗。同时,提倡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如硼、锌、镁等),可显著改善幼苗生长势。

营养生长期追肥:满足旺盛生长需求

进入营养生长期后,中药材地上部分快速生长,叶片扩展,茎秆伸长,干物质积累加快,对养分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尤其是氮素和钾素。此阶段是决定药材生物产量的关键时期,追肥应以氮钾为主,配合适量磷肥。

一般在苗高15~20厘米或分枝初期进行第二次追肥。对于全草类药材(如薄荷、荆芥、藿香等),应侧重氮肥施用,以促进茎叶繁茂;而对于根茎类药材,则应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同时增加钾肥比例,促进地下部分膨大。推荐使用复合肥(如N-P-K为15-15-15或18-9-18)结合腐熟有机肥沟施或穴施,既能提供全面营养,又能改良土壤结构。

此外,此阶段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有利于肥料渗透和根系吸收。若发现叶片发黄、生长迟缓等缺素症状,应及时补充叶面肥,如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混合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生殖生长期追肥:协调地上地下平衡

当中药材进入花芽分化或地下器官开始膨大阶段(如根茎膨大期、果实形成期),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养分分配重心逐渐转移至地下部分或繁殖器官。此时应减少氮肥施用,避免贪青晚熟,重点增施磷钾肥,以促进有效成分积累和品质提升。

例如,丹参、黄芩等根类药材在此阶段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丹参酮、黄芩苷等活性成分含量;山药、半夏等块茎类药材则需加强钾、钙的供应,以增强抗病性和贮藏性能。建议在花前或块茎膨大初期进行第三次追肥,采用高钾型复合肥(如N-P-K为12-10-20)或硫酸钾,配合微生物菌肥,既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抑制土传病害。

采收前追肥:适时停肥,确保药材安全

临近采收期(一般采收前20~30天),应停止追施化学氮肥,特别是叶菜类或根茎类药材,以防硝酸盐残留超标,影响药材安全性与市场准入。此时可适量喷施含钾、钙、镁的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性,延缓衰老,提高干物质含量。

对于多年生中药材(如人参、三七、石斛等),采收后应及时追施一次“还阳肥”,以恢复植株元气,为来年生长储备养分。通常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促进根系修复和养分回流。

肥料选择:有机无机结合,注重生态安全

在肥料种类选择上,应坚持“有机为主、无机为辅、生物协同”的原则。优先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料,不仅能提供全面营养,还能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化学肥料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避免使用含氯化肥(尤其对忌氯药材如人参、烟草类药材)。同时,可搭配施用生物有机肥或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解磷解钾菌等,有助于活化土壤养分,抑制病原菌,提升药材品质。

总之,中药材种植中的追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结合具体品种、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生长动态,科学制定追肥方案。只有在正确的时间节点施用合适的肥料,才能真正实现中药材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