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温季节,中药材的种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强烈的阳光直射和持续的高温环境,容易导致药材幼苗灼伤、水分蒸发过快、土壤温度过高,进而影响药材的正常生长与有效成分积累。因此,合理使用遮阳网成为中药材种植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手段。科学选择和搭建遮阳网,不仅能有效降低田间温度、减少蒸腾作用,还能改善光照条件,为中药材创造适宜的生长微环境。
首先,遮阳网的选择应根据中药材的种类及其对光照的需求来决定。不同中药材对光照的适应性差异较大。例如,人参、三七、黄连等喜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强的遮阴条件,通常要求遮光率在60%~80%之间;而丹参、黄芪、白术等半耐阴或喜光植物则对光照需求较高,遮光率宜控制在30%~50%。因此,在选购遮阳网时,应优先考虑其遮光率指标。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遮阳网按遮光率可分为30%、50%、60%、75%等多个等级,农户应结合具体药材品种和当地气候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其次,遮阳网的材质也至关重要。目前主流的遮阳网多为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材料制成,具有抗紫外线、耐老化、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优质的遮阳网表面通常经过防老化处理,使用寿命可达3~5年。在高温强光地区,建议选用黑色或银灰色遮阳网。黑色遮阳网遮光效果好,降温能力强,适合用于对光照敏感的中药材;银灰色遮阳网则具有一定的反光作用,可减少地面热量吸收,同时还能驱避部分害虫,适合在虫害较重的区域使用。此外,还应注意遮阳网的密度和通风性能,避免因密度过高导致田间湿度过大,诱发真菌性病害。
在遮阳网的搭建方式上,应根据种植规模、地形条件和管理便利性综合考虑。对于小面积种植或育苗棚,可采用简易拱棚式搭建。具体做法是:用竹竿或镀锌钢管作为支架,搭建高度为1.5~2米的拱形结构,将遮阳网覆盖其上,并用绳索或压膜线固定四周,防止被风吹起。这种方式成本低、操作简便,适合短期使用或临时遮阴。对于大面积种植基地,则推荐采用平顶式或斜面式固定棚架。此类结构稳定性好,遮阳均匀,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日常管理。棚架高度一般不低于2.2米,以保证通风和人员通行。在风力较大的地区,还需增设地锚和拉绳,增强整体抗风能力。
搭建过程中还需注意遮阳网的铺设方向和时间安排。遮阳网应尽量东西向铺设,以便更好地阻挡中午前后强烈的南向阳光。同时,应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覆盖时间。通常在日出后、气温上升前覆盖,傍晚气温下降后揭开,避免夜间湿度过高引发病害。在连续阴雨天气或光照不足时,应及时收起遮阳网,确保中药材获得足够的光合作用时间。
此外,遮阳网的日常维护也不容忽视。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网体是否有破损、老化或松动现象,及时修补或更换。每次使用结束后,应清洗干净并晾干后收纳保存,避免暴晒和潮湿环境,延长使用寿命。对于多年生中药材,遮阳网可在每年高温季节重复使用,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遮阳网只是高温季节中药材种植管理的一个环节,必须与其他农艺措施相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例如,配合滴灌或喷灌系统,可有效调节土壤湿度;结合有机肥施用和地表覆盖秸秆,能进一步降低地温、保水保肥;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止因遮阴环境导致的病害滋生。
总之,在高温季节合理使用遮阳网,是保障中药材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科学选择遮阳网类型、优化搭建方式、加强日常管理,并结合其他生态调控手段,能够有效缓解高温胁迫,提升中药材的生长质量和药用价值。广大种植户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应用遮阳技术,推动中药材种植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