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鉴别大师坐镇!药食中药材怎么辨真伪?
2025-10-21

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的今天,中药材作为治病养生的重要载体,其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疗效与安全。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中药材市场也出现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乱象。如何辨别药食两用中药材的真伪,成为消费者和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中药鉴别领域的资深专家,深入解析常见中药材的辨识要点,帮助大众掌握“火眼金睛”的本领。

首先,要了解中药材的鉴别,必须从“望、闻、问、切”四诊法中的“望”和“闻”入手。所谓“望”,即观察药材的外形、颜色、质地;“闻”则是通过气味判断其是否纯正。例如,常见的药食同源药材——枸杞子,正品应呈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鲜红或暗红,有不规则皱缩,质地柔软且不易碎。若发现枸杞颜色过于鲜艳、手感发硬,甚至遇水掉色,则极可能是经过硫磺熏蒸或染色处理的劣质品。此外,优质枸杞闻之有淡淡的果香,而劣质品常有刺鼻的化学气味。

再如当归,这味补血活血的常用药材,市场上常有用欧当归或独活冒充的情况。正品当归主根粗壮,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有浓郁的香气。而伪品往往断面颜色偏白,香气淡薄甚至带有土腥味。经验丰富的鉴别师还会通过切片观察油点分布:当归断面油点多而均匀,伪品则油点稀少或无油性。

对于日常食用较多的党参,其鉴别关键在于“狮子头、菊花心、豆鼓纹”。所谓“狮子头”,是指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菊花心”指断面放射状纹理清晰如菊花;“豆鼓纹”则是指根体表面有类似豆豉排列的环状横纹。若党参表面光滑无纹、断面纹理模糊,则可能是用桔梗或其他植物根茎冒充。此外,党参应有特有的甜香味,若味道苦涩或无味,需警惕掺假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易被人为增重或漂白。例如山药片,市售干片若过于洁白光亮,很可能是经硫磺熏蒸所致。长期食用此类药材,可能对呼吸道和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真正的山药片应呈微黄或淡棕色,表面略显粗糙,质地脆而易折断,断面呈粉性,咀嚼时有淡淡的甘甜味。

除了外观和气味,现代技术也为中药材鉴别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许多专业机构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NA条形码技术进行成分分析,能精准识别药材的物种来源和有效成分含量。例如,冬虫夏草因价格昂贵,造假现象严重,常见有淀粉模压、菌丝体冒充等手段。通过DNA检测,可有效区分天然虫草与人工仿制品,确保用药安全。

当然,普通消费者虽无法具备实验室条件,但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查看产品标签、选择有信誉的品牌等方式降低风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行的“中药追溯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药材产地、采收时间、加工流程等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最后,专家提醒:中药材讲究“道地性”,即特定产地所产药材品质更优。如四川的川芎、宁夏的枸杞、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均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而成为道地药材。选购时应优先选择标注明确产地的产品,并避免贪图便宜购买价格明显偏低的药材。

总之,中药材的真伪鉴别是一项专业性强、经验要求高的工作,既需要传统眼力与嗅觉的积累,也离不开现代科技的辅助。作为消费者,提升基本辨识能力,增强防范意识,是保障自身健康的第一步。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让真正的“中华瑰宝”惠及更多人。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