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港试点!药食中药材进口怎么高效通关?
2025-10-21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内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材和药食同源产品的进口需求持续攀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门户,广州南沙港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创新的监管机制,成为全国中药材进口的重要通道之一。特别是自2023年起,南沙港启动中药材进口通关试点改革,探索建立高效、安全、便捷的进口模式,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沙港地处珠江出海口,连接国际航运主干道,拥有深水良港和现代化物流体系,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南沙港积极承接国际医药物资中转与分拨功能,逐步构建起覆盖东南亚、南亚乃至非洲等传统中药材产地的供应链网络。在此基础上,海关总署联合地方监管部门在南沙港开展中药材进口通关试点,重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查验效率、强化风险管控,实现“管得住、放得快”的监管目标。

试点工作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的双轮驱动。首先,在申报环节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模式,允许企业在货物抵港前完成部分申报手续,大幅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对于列入《药食同源目录》或具备合法进口资质的中药材品种,海关实施分类管理,对低风险产品采取快速验放机制,高风险产品则加强源头追溯和实验室检测。其次,南沙港引入智能化查验系统,配备红外光谱、X光机、AI识别等设备,实现对中药材外观、成分、异物的非侵入式快速筛查,减少人工开箱比例,提高查验精准度与效率。

此外,南沙港还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海关、市场监管、药监、商务等部门资源,提供从报关、检验检疫到仓储配送的全链条服务。企业可通过线上系统实时查询通关进度、提交补充材料、获取政策咨询,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针对中药材易受潮、变质的特点,港口配套建设了恒温恒湿的专业仓储区,并与冷链物流企业合作,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港试点还注重与国际规则接轨。通过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药标准制定、对接东盟中药材贸易便利化协议,南沙港正推动建立统一的中药材质量认证体系和跨境互认机制。目前已有多家境外种植基地获得我国海关认可的“优良农业规范(GAP)”认证,其生产的枸杞、当归、黄芪等药材可享受优先通关待遇。这不仅提升了进口药材的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也增强了我国在全球中医药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在实际运行中,试点成效已初步显现。以某大型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为例,过去从东南亚进口一批白芍平均需耗时7—10天,如今在南沙港通过试点通道,最快48小时内即可完成清关并投入生产,物流成本下降约20%。据统计,2023年南沙港中药材进口量同比增长35%,其中药食同源类商品占比超过六成,涵盖薏苡仁、山药、莲子、百合等多个常用品种,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代茶饮、功能性零食等领域。

当然,试点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野生中药材因缺乏标准化种植记录而难以通过合规审查;个别国家出口文件不规范导致溯源困难;跨境电商渠道带来的小额高频交易给监管带来新压力。对此,南沙港正联合科研机构开发区块链溯源平台,要求供应商上传种植、采收、加工全流程数据,实现“一货一码”全程可查。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合规培训,引导其选择信誉良好的海外合作伙伴,从源头降低通关风险。

展望未来,南沙港有望将试点经验复制推广至更多口岸,并探索中药材出口的反向通道,助力国产中成药走向国际市场。随着《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南沙港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港口,更将成为中医药国际贸易的枢纽节点和制度创新的试验田。通过持续优化通关环境、健全质量体系、拓展国际合作,南沙港正在书写中医药全球化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传统医学焕发时代活力提供坚实支撑。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