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东北农大合作研发!药食中药材怎么搞校企联动?
2025-10-21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资源地之一,东北地区凭借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的种植与研发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在此背景下,东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东北农大”)积极发挥高校科研引领作用,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药食中药材产学研融合发展新路径。

东北农大地处黑龙江,长期聚焦农业、生物技术及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学校依托其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学院及中药资源研究中心等平台,在人参、黄芪、五味子、刺五加等道地药材的功能成分提取、活性评价、产品开发等方面积累了扎实的科研基础。然而,科研成果要真正转化为市场价值,离不开企业的产业化能力和市场渠道。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求,东北农大近年来大力推动与医药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农业科技公司的深度联动,构建起“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市场应用”的闭环机制。

在校企合作模式上,东北农大采取了多种灵活机制。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围绕特定药材开展定向攻关。例如,与黑龙江某知名中药企业合作设立“药食同源功能食品联合创新中心”,重点研究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功能性饮料中的应用。通过企业提供资金与中试平台,学校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双方共同申报国家及省级科技项目,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成果共赢。

另一方面,东北农大积极推动“订单式研发”和“技术入股”等新型合作形式。针对企业在产品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学校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精准对接,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如某保健食品公司希望开发一款以五味子为主要原料的护肝产品,但面临有效成分稳定性差的问题。东北农大科研团队通过优化提取工艺和包埋技术,成功提升了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并协助企业完成产品配方注册与质量标准制定。这种“问题导向、结果落地”的合作方式,极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联动同样展现出强大活力。东北农大开设了“中药资源与开发”“功能食品工程”等特色专业方向,并邀请企业技术负责人担任产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通过实习实训进入合作企业,参与真实项目研发,提前适应产业需求。部分优秀毕业生甚至在毕业前就已获得企业录用意向,形成了“学用结合、产教融合”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农大还注重将科研成果反哺地方经济。学校与地方政府、农业合作社协同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推广“高校+企业+农户”的产业链模式。例如,在伊春、黑河等地建立刺五加、北五味子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示范区,由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高校负责品质检测与生态评估,农户负责规模化种植。这种多方协作不仅保障了原料的道地性与安全性,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当然,校企合作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知识产权归属不清、合作周期不稳定、企业短期利益导向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规范。对此,东北农大正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契约管理机制,明确各方权责,并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合作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学校也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扶持具有潜力的药食同源产品研发项目。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青睐持续升温,药食中药材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东北农大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产业为目标,深化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无论是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还是从原料种植到品牌打造,高校与企业都将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唯有携手并进,才能让“藏在深山”的优质中药材走出林区、走进车间、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可以预见,在东北农大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将迎来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阶段。这不仅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新时代农业科技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