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功能性食品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免疫力提升、慢性病管理以及日常营养补充的需求愈发强烈。在这一背景下,传统药企与食品巨头的跨界合作逐渐成为行业新趋势。其中,同仁堂与伊利联名推出的“纾糖奶粉”,自上市以来月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不仅刷新了功能性乳制品的销售纪录,更验证了“药企+食品巨头”这一组合模式在健康消费赛道中的巨大潜力。
“纾糖”二字直指产品核心——帮助血糖偏高人群进行日常饮食管理。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4亿,另有近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意味着,超半数中国成年人存在血糖代谢异常问题。然而,传统的控糖方式多依赖药物干预或严格饮食限制,缺乏兼具安全性、便捷性与口感的日常营养解决方案。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空白中,“纾糖奶粉”应运而生。该产品由百年中医药品牌同仁堂提供配方支持,结合其在中医“调糖理气”理论上的深厚积累,搭配伊利在乳制品研发、生产及渠道方面的强大实力,打造出一款既符合现代营养学标准,又融入传统养生理念的功能性奶粉。
同仁堂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领军者,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成熟的配方体系以及极高的品牌公信力。其参与产品研发,不仅为产品注入了“药食同源”的文化基因,更在功能宣称上提供了科学背书。例如,“纾糖奶粉”中添加了黄芪、山药、葛根等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传统中药材,并通过现代提取技术实现有效成分的标准化控制。
而伊利作为全球乳业五强之一,在乳粉加工、营养配比、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具备世界级水平。更重要的是,伊利拥有覆盖全国城乡的冷链物流体系和庞大的零售网络,能够迅速将产品铺向商超、药店、电商平台等多个终端。这种“内容+渠道”的双重保障,使得“纾糖奶粉”一经推出便迅速触达目标人群。
此外,双方在品牌调性上也实现了高度契合:同仁堂代表“专业、可信、传承”,伊利则象征“品质、创新、普及”。两者的联合打破了消费者对“药品难吃”“保健品不实用”的刻板印象,让健康管理变得日常化、生活化。
“纾糖奶粉”的成功,还离不开精准的用户洞察与高效的传播策略。产品主要面向40岁以上关注血糖管理的中老年人群,同时兼顾年轻一代对“预防性健康消费”的兴趣。在宣传上,品牌并未过度强调“治疗”功能,而是突出“辅助调理”“温和养护”的理念,避免触碰广告法红线,同时增强消费者的接受度。
在线上,通过短视频平台科普血糖知识,邀请营养师与中医专家联合直播讲解;在线下,则进入连锁药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体验式推广。值得一提的是,产品还推出了小包装试用装,降低初次尝试门槛,极大提升了转化率。
更为关键的是,定价策略兼顾了高端定位与大众可及性。每罐售价在200元左右,虽高于普通奶粉,但相较于同类功能性营养品仍具性价比,形成了良好的价格锚点。
“纾糖奶粉”的月销破亿,不仅是单一产品的胜利,更是“药企+食品企业”合作路径的一次成功验证。这一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药企提供专业壁垒与信任资产,食品企业负责规模化落地与消费触达。两者结合,既能保证产品的功能性与安全性,又能实现快速市场化。
放眼未来,这一路径可广泛应用于体重管理、肠道健康、睡眠改善、关节养护等多个细分领域。例如,云南白药与蒙牛合作开发护骨型乳品,东阿阿胶与光明乳业联名推出补血酸奶等,均已初现端倪。可以预见,随着政策对“食药物质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更多中药材将被允许用于普通食品,这将进一步释放“药食融合”的商业空间。
同仁堂与伊利的这次联手,标志着健康产业正从“单一供给”走向“生态协同”。在消费升级与老龄化社会双重驱动下,功能性食品不再只是补充剂,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纾糖奶粉”的热销证明,当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当专业力量牵手大众市场,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远超想象。
这条路,或许正是药企转型、食品升级的最佳交汇点。而“月销破亿”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健康消费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