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北长白山的深处,有一片被大自然精心呵护的净土。这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是人参生长的天然宝地。而在这片土地上,一家名为“益盛药业”的企业,正悄然书写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新篇章。他们不仅将传统名贵药材人参从根到花、从茎到叶全面开发利用,更通过科技创新将其转化为胶囊、饮料、面膜等现代消费品,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真正实现了“一根人参卖十亿”的商业奇迹。
益盛药业的崛起,并非偶然。早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便开始布局人参全产业链。不同于传统中药企业仅取用参根入药的模式,益盛药业率先提出“全株利用”理念——即对人参的根、茎、叶、花、果进行系统性研究与开发。科研团队发现,人参茎叶中的人参皂苷含量虽略低于主根,但其易吸收、成本低、可持续采收的特点,使其在功能性食品和日化产品中具有巨大潜力。于是,一场从田间到货架的深度变革就此展开。
在产品端,益盛药业构建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以“生脉饮”为代表的功能性饮品,采用人参提取物配合传统中医组方,主打提神抗疲劳,迅速占领白领市场;而“参元胶囊”则聚焦中老年养生人群,通过标准化提取工艺确保每粒胶囊中人参皂苷的稳定含量,成为家庭常备滋补品。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还将人参活性成分应用于护肤品领域,推出含有人参皂苷和多糖的面膜、精华液等产品,宣称具有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的功效,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掀起“中药护肤”热潮。
这一切的背后,是强大的科研支撑。益盛药业在吉林建立国家级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累计申请相关专利百余项。企业独创的“低温萃取+膜分离”技术,能在不破坏有效成分的前提下,实现人参皂苷的高效提纯。同时,通过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基地建设,确保原料从源头可控、可追溯,形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益盛药业并未止步于国内市场。近年来,其人参饮料和面膜已进入东南亚、俄罗斯及部分欧美国家,借助“中医出海”的东风,向世界输出中国养生文化。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一款标注“Korean ginseng essence mask”的产品月销量超万件,虽产地实为中国吉林,却因国际消费者对“亚洲草本护肤”的青睐而畅销海外。
然而,高光背后也伴随着争议。有业内人士质疑:将人参广泛用于饮料和化妆品,是否属于过度商业化?是否会误导消费者产生“人参万能”的误解?对此,益盛药业回应称,所有产品均经过严格临床验证与安全性评估,功能宣传严格遵循国家法规,绝无夸大之词。同时,公司强调,“全株利用”恰恰是对资源的最大尊重——过去被丢弃的茎叶如今变废为宝,既降低了环境负担,又提升了农民收入。
在吉林省抚松县,许多参农的生活因益盛药业而改变。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让参农不再受市场价格波动困扰。一位种植户坦言:“以前一季收完参,剩下的茎叶只能当柴烧。现在连花都能卖钱,一亩地多挣三四千。”
从一味传统药材到横跨健康、美容、食品三大领域的产业符号,益盛药业用一根人参撬动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它证明了,中医药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而是要用现代科技重新诠释古老智慧,让千年本草焕发新生。当人们敷着含有人参精华的面膜、喝着提神的人参饮料、服用着科学配比的胶囊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源于长白山下那一株默默生长的植物。
未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持续升温,以及国家对中医药振兴的政策支持,像益盛药业这样的企业或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而如何在商业扩张与文化传承之间保持平衡,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国际竞争力,将是其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根深扎于黑土之中的人参,已经不止是药材,更成为了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本土与世界的独特符号。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