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罗布麻叶平稳降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协作组临床观察
2025-10-2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27%,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这一背景下,中医药以其整体调节、副作用小、适合长期调理的优势,逐渐在高血压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罗布麻叶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因其具有平稳降压、改善症状的独特疗效,受到越来越多医学研究者的关注。

罗布麻叶,又名野麻、红花草,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干燥叶片,主产于我国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中医认为其性味甘、苦、微寒,归肝经,具有平肝安神、清热利水、降压通络的功效。早在《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等古籍中便有关于罗布麻叶用于“治惊悸、眩晕、头痛”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罗布麻叶含有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尤其以槲皮素、山柰酚、金丝桃苷等黄酮类物质为主,这些成分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抑制心肌收缩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作用,从而实现平稳降压的效果。

为系统评估罗布麻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病协作组组织开展了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观察研究。该研究历时三年,覆盖全国12个省市的30余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及综合性医院,共纳入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00例,年龄在45至75岁之间,血压范围为140/90 mmHg至179/109 mmHg。所有患者在基础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罗布麻叶提取物制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则仅使用常规西药(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类药物等)。疗程为12周,期间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服药第4周时即出现显著的血压下降趋势,至第12周末,收缩压平均下降22.3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3.6 mmHg,优于对照组的18.7 mmHg和11.2 mmHg(P<0.05)。更为重要的是,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波动幅度明显减小,昼夜节律恢复更佳,清晨高血压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体现出“平稳降压”的特点。此外,治疗组在头晕、头痛、失眠、心悸等伴随症状的改善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约30%。

安全性方面,罗布麻叶制剂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在整个观察期间,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或口干,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指标均保持稳定。这表明,在规范剂量下,罗布麻叶作为辅助降压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长期服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临床观察还发现,罗布麻叶对伴有焦虑、睡眠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其有效成分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和5-羟色胺(5-HT)水平,发挥镇静安神作用,从而打破“高血压—紧张—血压升高”的恶性循环。这一点正是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理念的体现,也为高血压伴情绪障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此次大规模临床观察的结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协作组已将罗布麻叶列为高血压非药物干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推荐药材,并建议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推广应用。同时,专家组强调,罗布麻叶虽具良效,但不可替代一线降压药物,应作为辅助手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对于重度高血压、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仍需以现代医学治疗为主。

展望未来,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罗布麻叶的作用机制将进一步被揭示,其标准化提取工艺、质量控制体系以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数据也将不断完善。可以预见,这一源自荒漠戈壁的传统药材,将在现代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更多患者带来安全、有效、可持续的健康保障。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