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桑白皮煎液降肺热咳嗽,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分会指南
2025-10-29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因此,肺脏极易受到外邪侵袭,尤以风、寒、燥、热等六淫之邪最为常见。其中,肺热咳嗽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之一,多因外感风热或燥热之邪入肺,或内伤情志化火犯肺所致。其主要表现为咳嗽频作、痰黄黏稠、咽喉肿痛、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数等症候。针对此类证型,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强调辨证论治、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在众多清肺热、止咳喘的中药材中,桑白皮(即桑科植物桑树的干燥根皮)被历代医家广泛使用,具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谓其“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绝脉,补虚益气”,后世医籍如《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进一步明确其清肺泻热、平喘止咳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桑白皮含有黄酮类、酚酸类及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尤其对由肺热引起的咳嗽有显著疗效。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分会作为国内权威的中医肺病学术组织,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医肺系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在其发布的《咳嗽中医诊疗指南》及相关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对于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宜采用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治法。在具体用药方面,推荐使用具有清肺热、降气平喘功效的中药,桑白皮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药物之一。

根据该指南的建议,桑白皮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咳喘气急、痰多色黄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小儿肺热咳喘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属热证者。其药性甘寒,归肺经,能清泄肺中郁热,同时兼具利水消肿之效,故在清肺的同时不伤正气,适合长期调理。临床常用剂量为9~15克,煎汤内服,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增强疗效。

在经典方剂中,桑白皮的应用极为广泛。如《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泻白散,即以桑白皮为主药,配伍地骨皮、甘草、粳米,专治肺热郁闭、气逆咳喘,尤宜于小儿肺热咳嗽。此方通过清泻肺热、养阴润燥,达到标本兼顾的效果。此外,在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等现代常用方剂中,桑白皮也常作为辅助药物加入,以增强清肺化痰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在指南中特别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虽然桑白皮适用于肺热咳嗽,但若患者属风寒咳嗽、痰白清稀、舌淡苔白者,则不宜使用,否则可能加重寒象,导致病情迁延。因此,临床应用时必须结合四诊合参,准确判断病机属性,做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此外,指南还指出,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热咳嗽的诱因日趋复杂,除外感因素外,饮食辛辣、熬夜上火、环境污染等均可导致肺热内生。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生活调摄,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规律作息、适度锻炼等,以助肺气清肃,促进康复。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桑白皮的药理机制逐步被揭示。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NF-κB等炎症信号通路,减少炎性因子释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同时还能调节呼吸道黏液分泌,改善气道高反应性,缓解咳嗽症状。这些研究成果为桑白皮在肺热咳嗽治疗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桑白皮作为一味传统清肺良药,在治疗肺热咳嗽方面具有确切疗效和良好安全性,已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相关指南所认可和推荐。在临床实践中,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合理配伍使用,充分发挥其清肺热、止咳喘的作用。同时,结合现代科研成果与传统经验,进一步挖掘桑白皮的潜在价值,将有助于提升中医肺病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