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蒿本祛风散寒,国家药典巅顶头痛适应证
2025-10-29

中药材蒿本,学名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味辛、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效,广泛应用于外感风寒、风湿痹痛等病症的治疗。在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与现代药理研究的双重推动下,蒿本不仅在民间广泛应用,更被正式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为法定中药材之一。

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蒿本的主要功能为“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寒湿腹痛、风寒湿痹等症状。其中,“巅顶头痛”作为其明确的适应证之一,尤为引人关注。所谓“巅顶头痛”,是指疼痛部位位于头顶正中,多因外感风寒之邪上犯清阳之位所致。中医理论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百脉所聚,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头项部,尤其与头顶区域密切相关。蒿本归膀胱经,辛温发散,能上达巅顶,驱散侵袭头部的风寒之邪,因而对巅顶头痛具有显著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蒿本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在经典方剂“川芎茶调散”中,蒿本与川芎、白芷、羌活等同用,共奏疏风止痛之功,主治外感风邪所致的偏正头痛、鼻塞声重等症。又如“羌活胜湿汤”中,蒿本配合羌活、独活、防风等药物,用于治疗风湿在表、头痛身重之证。这些方剂历经千年验证,疗效确切,充分体现了蒿本在祛风止痛方面的独特价值。

现代药理研究也从科学角度揭示了蒿本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蒿本含有挥发油、有机酸、香豆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藁本内酯、蛇床子素、欧前胡素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解热和抗过敏作用。特别是其挥发油成分,能够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缓解头痛症状。此外,实验还发现蒿本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这可能与其治疗巅顶头痛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蒿本虽为良药,但其药性辛温燥烈,故使用时需辨证施治。对于阴虚血亏、肝阳上亢或火热内盛所致的头痛患者,应慎用或忌用,以免助火伤阴,加重病情。同时,由于蒿本具有一定的光敏性和刺激性,部分人群在服用后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因此临床应用时应掌握剂量,一般煎服常用量为3~10克,不宜过量久服。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蒿本的研究与应用也逐步走向现代化与标准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其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在多个中成药制剂中作为主要成分使用,如某些治疗感冒头痛的颗粒剂、胶囊等。同时,科研机构也在开展蒿本的质量控制、有效成分提取及新剂型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力求提升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更为深远的是,蒿本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药物深刻的认知智慧。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到《本草纲目》详述其“治巅顶头脑痛”,再到今日国家药典明确其适应证,蒿本的药用历史贯穿古今,见证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蒿本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的中药材,凭借其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的功效,在治疗巅顶头痛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临床价值。其被国家药典正式收录并明确适应证,既是对其传统疗效的权威认可,也为现代中医药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蒿本有望在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疼痛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医智慧与力量。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