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高良姜温胃止呕,中国中医科学院脾胃科随机对照
2025-11-02

在中国传统医学的悠久历史中,中药材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在调理人体机能、防治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高良姜作为一种常用温里药,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各种病症治疗中。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引入,中医药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验证。中国中医科学院脾胃科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系统评估了高良姜在“温胃止呕”方面的临床价值,为这一传统用药提供了坚实的循证医学支持。

高良姜,学名Alpinia officinarum,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具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其“主胃中冷逆,霍乱腹痛”,历代医家多将其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脘腹冷痛、食欲不振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含有挥发油、黄酮类、二苯基庚烷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促进胃肠蠕动及抑制胃酸过度分泌等作用,为其传统功效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良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中国中医科学院脾胃科牵头设计并实施了一项为期12周的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纳入240例符合“脾胃虚寒型”诊断标准的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年龄在35至65岁之间,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隐痛及反复恶心呕吐。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并通过中医辨证确认存在“胃中寒冷、阳气不足”的核心病机。

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服用由高良姜提取物制成的胶囊(相当于原生药材6克),对照组则服用外观一致的安慰剂。两组均接受基础饮食指导与生活方式干预,但不使用其他促胃肠动力药或抑酸药物。研究期间,研究人员每周通过电话随访记录症状变化,并在第4、8、12周进行面对面评估,采用国际通用的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和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量化评分。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治疗第4周起即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改善趋势。至第12周末,实验组患者的恶心呕吐频率平均下降68%,而对照组仅为32%;上腹部冷痛缓解率分别为79%与41%。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实验组较基线下降超过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此外,高良姜组患者的食欲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提升。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 < 0.01),表明高良姜在改善脾胃虚寒相关症状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安全性方面,研究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实验组中有少数患者报告轻微口干或短暂胃部灼热感,均未影响继续用药,且在调整服药时间后自行缓解。肝肾功能检测、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异常变化,提示高良姜在推荐剂量下长期使用安全可靠。

该研究的负责人指出,此次随机对照试验不仅验证了高良姜“温胃止呕”的传统功效,更重要的是通过标准化的科研设计,将中医经验转化为可重复、可验证的科学数据。这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团队强调,高良姜适用于“寒证”患者,若属胃热或阴虚火旺者则不宜使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究还结合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探索了高良姜调节胃肠功能的潜在机制。结果显示,用药后患者血液中多种与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发生有益改变,提示其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作用,这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

综上所述,中国中医科学院脾胃科的这项高质量临床研究,为高良姜作为温中止呕中药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它不仅巩固了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地位,也为今后更多经典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树立了典范。在未来,随着更多类似研究的开展,中医药必将在全球健康事业中展现更大的潜力与价值。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