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西青果止咳,中国中医科学院咳嗽模型
2025-11-06

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材通过科学验证展现出其确切的疗效。西青果作为一种传统止咳药材,近年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的相关咳嗽模型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青果,又称“藏青果”或“西王母果”,来源于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album)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地区。在中医理论中,西青果性味甘、酸、平,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等症,尤其适用于因肺热或阴虚引起的咳嗽症状。尽管其应用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药效学和机制研究,限制了其在现代医学中的推广与应用。

为系统评价西青果的止咳效果,中国中医科学院依托其在中医药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构建了多种动物咳嗽模型,开展了一系列严谨的实验研究。研究团队选取了常见的氨水诱导咳嗽模型和枸橼酸雾化刺激模型,分别模拟急性炎症性咳嗽和慢性刺激性咳嗽,以评估西青果提取物对不同类型的咳嗽反应的干预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给予西青果水提物或醇提物的小鼠,在接触刺激性气体后,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咳嗽次数显著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咳嗽抑制率可达60%以上,接近阳性对照药物如可待因的效果,但未出现明显的中枢抑制或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西青果的止咳作用可能与其多成分协同作用密切相关。化学分析发现,西青果富含鞣质、黄酮类、三萜类及有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鞣质具有收敛抗炎作用,能够减轻呼吸道黏膜的充血与渗出;黄酮类化合物则表现出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有助于缓解气道炎症反应;而某些三萜类成分被证实可调节神经反射通路,抑制咳嗽中枢的过度兴奋。这些成分共同作用,形成了西青果“多靶点、多通路”的止咳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不仅停留在动物实验层面,还结合了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探讨了西青果对咳嗽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青果提取物能够下调咳嗽模型小鼠肺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和神经激肽-1受体(NK-1R)的表达水平。P物质是介导咳嗽反射的重要神经肽,其过度释放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而西青果通过抑制该通路,有效减轻了咳嗽症状。此外,研究还观察到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的下降,提示其具有一定的抗炎调节作用,进一步支持其在治疗炎症性咳嗽中的应用价值。

在临床转化方面,基于实验室研究成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已推动西青果相关制剂进入初步的临床观察阶段。在一项小样本开放试验中,使用含西青果的复方中药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干咳症状,结果显示患者咳嗽频率、咳痰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初步验证了其临床可行性。

当然,西青果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还需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确证其疗效,并进一步明确其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及质量控制标准。同时,如何实现中药材的标准化提取、确保批次间一致性,也是推动其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挑战。

总体而言,西青果作为传统止咳药材,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的科学咳嗽模型中展现出明确的药理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体现了中医药“辨证施治”与现代科研方法相结合的巨大潜力。这一研究不仅为西青果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中药材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相信像西青果这样的传统药材将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球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贡献中国智慧。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