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中药材青果利咽,国家药典咽喉肿痛适应证
2025-11-06

在中华传统医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中药材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保驾护航。其中,咽喉类疾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自古以来便受到医家高度重视。在众多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材中,“青果”以其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脱颖而出,成为中医喉科用药中的重要角色。现代药学研究与国家药品标准也进一步验证并规范了其临床应用,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明确记载了青果在治疗咽喉肿痛方面的适应证,为其科学使用提供了权威依据。

青果,又名橄榄,始载于《本草纲目》,性味甘、酸、平,归肺、胃经。传统中医认为,青果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口干舌燥等症状。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清除肺胃之热,化解上焦郁火,从而缓解因风热或肺胃实火所致的咽喉不适。在民间,青果泡水饮用或含服以缓解喉咙不适的做法由来已久,体现了其在日常保健中的广泛应用基础。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青果的药理作用得到了系统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青果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三萜类成分及多种有机酸,如齐墩果酸、鞣质等,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抗氧化及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齐墩果酸,已被证实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充血水肿,对咽喉黏膜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此外,青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咽喉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印证了其“利咽消肿”的传统功效。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药典》作为我国药品标准的最高法定依据,对青果的质量控制和临床适应证作出了明确规定。现行版《中国药典》收录青果为正品药材,对其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等均设定了严格标准,确保药材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功能主治方面,《药典》明确指出:青果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生津”之效,适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痰少,烦热口渴”等症。这一表述不仅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更通过标准化语言确立了其在治疗咽喉疾患中的合法地位与适用范围。

基于药典的指导,以青果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例如,青果颗粒、青果丸、复方青果冲剂等制剂,均以清热利咽为核心功效,专用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属风热或实火证型的患者。这些制剂在临床上表现出起效较快、副作用小、适合长期调理等特点,深受患者与医师信赖。同时,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药品目录中,部分含青果成分的咽喉类中成药也被列入其中,进一步凸显其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青果安全性较高,但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使用时仍需结合患者体质与病情。例如,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应慎用,以免寒凉伤中;而对于阴虚火旺型咽喉不适,则可配伍滋阴降火之品,以增强疗效。此外,药典对青果的用量也有建议,通常煎服用量为6~12克,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不适,因此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青果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的中药材,凭借其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的独特功效,在治疗咽喉肿痛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药典》的权威收录不仅规范了其质量标准,更明确了其临床适应证,为青果的科学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青果等传统药材的现代价值,推动其在循证医学框架下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需要,更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路径。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青果在咽喉疾病防治领域的潜力必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