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推广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种植技术推广
何首乌藤蔓修剪与块根发育
2025-11-07

何首乌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其块根为主要入药部位,富含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等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如何通过科学管理促进块根的高效发育,是提高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其中,藤蔓修剪作为一项重要的田间管理措施,对块根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

何首乌的地上部分为细长的藤蔓,具有较强的攀援能力,能够迅速覆盖支架或邻近植株。在自然生长状态下,藤蔓会不断延伸并分枝,消耗大量光合产物和养分。若不加控制,藤蔓过度生长将导致营养分配失衡,抑制地下块根的膨大与积累。因此,适时进行藤蔓修剪,调节植株的源库关系,是实现高产优质的重要手段。

藤蔓修剪的核心目标在于优化植株的光合产物分配。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主要通过韧皮部运输至各器官,其中块根作为主要的“库”器官,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才能实现有效积累。然而,在藤蔓旺盛生长期,顶端优势明显,新生茎叶成为优先获取养分的“源”,导致输送到块根的有机物减少。通过合理修剪,可削弱顶端优势,促使养分向地下部分转移,从而促进块根增重和有效成分合成。

具体修剪操作应根据生长阶段进行动态调整。在何首乌定植后的初期(一般为出苗后30~50天),植株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时应保留主蔓2~3条,并引导其沿支架攀爬,形成良好的通风透光结构。当主蔓长至1.5米左右时,可进行首次摘心处理,即剪去顶端约5~10厘米,以促进侧蔓萌发。侧蔓数量宜控制在4~6条以内,过多则会造成田间郁闭,影响光照和空气流通,增加病害风险。

进入生长中期(6月至8月),藤蔓生长速度加快,需定期进行疏剪和短截。重点去除过密、交叉、弱小及病虫害枝条,保持植株内部通透性。同时,对过长的侧蔓进行回缩修剪,保留长度在1.2米以内,避免其过度消耗养分。研究显示,中期适度修剪可使块根鲜重提高20%以上,且多糖和总蒽醌含量显著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修剪强度需因品种、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而异。在肥沃地块或雨水充沛年份,植株生长旺盛,修剪频率可适当增加;而在贫瘠或干旱条件下,则应减少修剪量,防止过度削弱植株活力。此外,修剪时间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病原菌侵染机会。所有工具使用前后应消毒处理,避免交叉传播病害。

除了直接调控养分分配外,藤蔓修剪还能间接改善田间微环境。合理的修剪结构有助于增强冠层通风透光性能,降低湿度,减少白粉病、叶斑病等真菌性病害的发生概率。同时,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叶片光合效率提升,进一步增加碳同化总量,为块根发育提供更充足的物质基础。

从生理机制上看,修剪引起的激素变化也在块根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藤蔓顶端是生长素(IAA)的主要合成部位,摘心后IAA浓度下降,打破了其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其对根系生长的负调控效应。与此同时,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在根部积累增多,刺激细胞分裂与膨大,促进块根形成。这一系列内源激素的动态平衡,正是修剪促根效应的内在驱动力。

在实际生产中,还应将藤蔓修剪与其他农艺措施协同配合。例如,结合中耕除草、合理施肥(特别是增施磷钾肥)、水分调控等,形成综合管理方案。尤其在块根快速膨大期(9月至10月),应保证充足的钾素供应,以支持淀粉和次生代谢物的积累。此时若辅以轻度修剪,可进一步提升产量潜力。

综上所述,何首乌藤蔓修剪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植株整形技术,更是调节植株生长发育节奏、优化资源分配策略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修剪能够有效协调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生长关系,显著促进块根的膨大与有效成分积累。未来在推广规范化种植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特点,制定精细化的修剪技术规程,推动何首乌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