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成都中医院的“清热茶” 燥热天喝出清爽感
2025-11-10

炎炎夏日,成都的街头巷尾总弥漫着一股湿热的气息。高温与潮湿交织,让人容易感到口干舌燥、心烦气躁,甚至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上火”症状。在这样的时节里,一杯清凉解暑的饮品便成了许多市民的心头好。而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即成都中医院)内,一款名为“清热茶”的院内制剂悄然走红,不仅受到患者青睐,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波“中医养生热”。

这款“清热茶”并非市面上常见的商业凉茶,而是由成都中医院药学部根据中医经典理论和川地气候特点精心调配的中药代茶饮。其配方以金银花、菊花、薄荷、甘草、淡竹叶等常见中药材为基础,遵循“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疏风散热”的原则,专为应对夏季湿热环境而设。

中医认为,“热从内生,湿自外感”,四川盆地气候湿润,夏季闷热潮湿,人体易受“暑湿”侵袭,导致体内阳气郁结、津液耗损。此时若单纯饮用冰镇饮料,虽能短暂降温,却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反而加重不适。而“清热茶”则通过温和的方式调理体质,既不解表伤正,又能清透郁热,达到“内外协调、阴阳平衡”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茶饮的配伍讲究科学与安全。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菊花平肝明目、疏散风热,辅以增强清热之力;薄荷轻扬升散,可提神醒脑、缓解头昏脑胀;淡竹叶利尿通淋,助热邪从小便而出;甘草调和诸药,兼有润肺止咳之效。全方药性平和,适合大多数体质人群短期饮用,尤其适用于长期处于空调房、饮食辛辣油腻、作息不规律的都市上班族。

据成都中医院药学部负责人介绍,“清热茶”最初是作为门诊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推出的,主要用于缓解感冒初期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但随着口碑传播,越来越多健康人群也开始主动咨询并购买,将其作为日常防暑降温的保健饮品。为此,医院特别加强了质量管控,确保每一剂茶包都经过严格炮制、灭菌封装,并标注明确的服用建议和禁忌人群,如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等,体现出了公立医院在中医药服务中的专业与责任。

饮用方式也极为简便:每包含药材独立包装,取一包沸水冲泡5–10分钟即可饮用,冷热皆宜。不少市民反馈,饭后或午后饮用一杯,顿觉口中清爽、精神焕发,甚至原本因燥热引起的轻微失眠也有所改善。更有网友调侃:“比奶茶健康,比白开水有味,简直是夏天的‘续命水’。”

当然,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便是看似温和的代茶饮,也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医生提醒,清热类药物多属寒凉,若体质本就偏寒,或常感手脚冰凉、腹泻便溏者,应避免频繁饮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此外,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师,做到“因人制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像“清热茶”这样的院内制剂走出医院,走进百姓生活。它们不仅是传统医学智慧的结晶,更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相较于成分复杂、含糖量高的市售饮料,这类中药茶饮以其天然、低负担、功能明确的特点,正在重新定义“夏日饮品”的标准。

在成都这座兼具烟火气与慢生活节奏的城市里,“清热茶”的流行或许不只是一个健康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回归——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身体的感受,倾听自然的节律,尝试用古老智慧应对现代生活的挑战。当一杯温润的中药茶取代了冰镇碳酸饮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口味的转变,更是健康观念的悄然升级。

燥热难耐的季节里,不妨走进成都中医院的药房,带一盒“清热茶”回家。不必追求极致的冰凉刺激,只需一口温润回甘,便能在喧嚣都市中寻得一份来自本草的宁静与清爽。这杯茶,承载的不只是解暑的功效,更是一份对身体的尊重,对传统的传承,以及对健康生活的温柔守候。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