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北向资金分化布局中药 加仓广药集团减持片仔癀
2025-11-12

近期,北向资金在中药板块的布局出现明显分化,呈现出“一进一出”的鲜明态势:一方面持续加仓广药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白云山,另一方面则对片仔癀实施了多轮减持。这一动向不仅反映出外资对中国中药行业内部结构性机会的重新评估,也揭示了市场对不同企业成长逻辑、估值水平及政策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化判断。

从增持方向来看,北向资金对广药集团的青睐主要源于其稳健的基本面、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以及在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发展潜力。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企业,广药集团依托白云山这一上市平台,构建了涵盖中成药、化学药、大健康产品及医药流通的完整产业链。尤其在大健康领域,王老吉凉茶虽面临一定市场竞争压力,但品牌认知度和渠道渗透率依然处于行业前列,为集团贡献了稳定的现金流。此外,广药近年来积极推进“时尚中药”战略,推动传统中药产品年轻化、国际化,如推出灵芝孢子油、刺梨饮品等创新产品,增强了企业的成长想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广药集团作为广州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地方医疗改革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集采常态化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其旗下多个中药品种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具备较强的政策适配性。与此同时,白云山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长期徘徊在10倍左右,显著低于中药板块平均水平,形成了较高的安全边际。北向资金在此时加仓,既是对低估值优质资产的配置选择,也体现了对外资长期看好中国医药消费刚需的信心。

相比之下,北向资金对片仔癀的减持动作则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中药茅”,片仔癀长期以来凭借其独家配方、国家绝密级保密品种地位以及强大的品牌溢价能力,享有极高的市场关注度和资本追捧。然而,自2021年股价触及历史高点后,片仔癀进入震荡调整期,市值大幅回落,北向资金持股比例也由峰值时期的近15%降至目前不足8%,呈现持续净流出趋势。

分析其背后原因,首先在于估值回调压力。过去几年,片仔癀因稀缺性和礼品属性被过度金融化,单品价格屡次上调,终端零售价一度突破千元,导致实际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脱节。随着监管层加强对中药材价格炒作的管控,以及消费者对高价中药理性回归,片仔癀的增长动能有所减弱。其次,公司营收结构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尽管近年尝试拓展日化、化妆品等新赛道,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整体增长缺乏第二曲线支撑。此外,片仔癀在渠道管理方面也暴露出问题,授权经销商制度曾引发囤货、炒货争议,影响了市场对其经营透明度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的减持并非全然否定片仔癀的价值,而更多是基于风险收益比的再平衡决策。在全球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外资更倾向于规避高估值、高波动的成长型标的,转而拥抱盈利稳定、分红可观的价值型资产。广药集团恰好符合这一偏好,而片仔癀则仍在等待新的业绩催化剂来重塑市场信心。

从行业层面看,北向资金的分化操作也折射出中药板块投资逻辑的演变。过去,外资普遍将中药企业视为“文化+稀缺”驱动的特殊资产,重点关注品牌力和秘方价值;如今,则更加注重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治理结构优化以及政策合规能力。特别是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具备规模化生产、科研投入能力和现代化管理体系的企业更易获得长期资本青睐。

展望未来,随着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和老龄化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行业整体仍具备广阔发展空间。但对于具体企业而言,能否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将成为决定资本流向的关键。广药集团若能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优化产品结构,并在国际化方面取得突破,有望持续吸引外资流入;而片仔癀则需加快多元化布局,强化供应链管控,重建市场对其成长性的共识。

总体而言,北向资金的“加广药、减片仔癀”行为,既是短期估值修复与风险规避的结果,也是长期投资理念在中国中药市场深化落地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关注中药企业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应重视其现代企业治理能力与可持续发展韧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老字号”到“新国潮”的跨越,赢得全球资本的长期信任。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