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借助国际平台走向世界舞台。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宏济堂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的发展理念,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大放异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宏济堂推出的越南版安宫牛黄丸在海外市场实现了销量同比增长40%的亮眼成绩,成为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案例。
安宫牛黄丸作为传统中药急救名方,已有两百余年历史,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誉。宏济堂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制药古训,坚持选用道地药材、遵循古法炮制,确保药品品质纯正、疗效显著。然而,如何让这一承载中华文化精髓的传统名药被更多海外消费者接受,一直是宏济堂面临的重要课题。
转机出现在2023年的进博会上。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更是中外企业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宏济堂连续多年参展,今年更是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其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其中,专为东南亚市场定制的“越南版安宫牛黄丸”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国际采购商和海外消费者的关注。
所谓“越南版”,并非简单的产品翻译或包装更换,而是宏济堂基于对当地市场需求、气候特点、消费习惯及法规环境的深入调研后,进行的一系列本土化改良。例如,在剂型上采用更便于携带和服用的小丸包装;在说明书中增加越南语详细解读,并结合当地常见病症提供使用建议;同时,产品通过了越南卫生部的相关认证,确保合法合规销售。此外,宏济堂还与越南本地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临床观察项目,用现代医学语言诠释安宫牛黄丸的功效,增强当地医生和患者的信任度。
进博会期间,宏济堂与多家越南经销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签约订单金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展会带来的品牌曝光效应持续发酵。据宏济堂国际事业部数据显示,自进博会结束后的三个月内,越南市场的安宫牛黄丸销售额同比增幅达40%,复购率也显著提升,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断货现象。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宏济堂长期布局海外市场的战略定力。公司早在十年前就开始探索中医药出海路径,先后在东盟多个国家设立办事处,建立海外仓储物流体系,并培养了一支精通多国语言、熟悉当地法规的专业团队。与此同时,宏济堂积极推动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参与制定多项国际中药质量标准,努力打破文化与技术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宏济堂并未止步于产品输出,而是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深度传播。在越南,企业联合当地高校举办“中医文化周”,开设公益讲座,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掌握基本中医理论与急救用药知识。这种“产品+服务+文化”三位一体的出海模式,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也为中医药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不同国家对中药成分的监管政策差异较大,部分活性成分面临审批难题;加之西方主流医学体系对中药的认知仍有限,市场教育成本较高。对此,宏济堂表示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联合国内外权威机构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用科学数据支撑产品疗效,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如跨境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推广等,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从济南的老字号药铺到走向东南亚的国际品牌,宏济堂的蜕变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进博会不仅为其提供了展示舞台,更成为连接中国智慧与世界需求的关键枢纽。越南版安宫牛黄丸销量增长40%,看似是一个数字的变化,实则蕴含着文化认同、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多重突破。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全球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宏济堂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传承与开放同行,民族品牌才能真正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东方智慧。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