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康弘药业旗下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标志着企业在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一环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此次通过验收的基地分别位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涵盖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川芎、黄芩等多种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总面积超过1万亩。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康泓药业在中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的高标准追求,也为中国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制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然而,长期以来,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品种混杂、农药残留超标、采收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为从源头保障药品品质,康弘药业始终坚持“药材好,药才好”的理念,持续推进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可追溯化种植体系建设。此次6个基地通过验收,正是企业长期投入与科学管理的集中体现。
验收工作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专业机构组织,依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标准,对基地的生态环境、种源选择、田间管理、采收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评估。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各基地的土壤、水源、气候条件,核查了种植记录、农事操作日志及质量检测报告,并对药材样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基地均符合GAP要求,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稳定,重金属及农残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具备持续产出高品质中药材的能力。
以位于甘肃岷县的当归种植基地为例,该地区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最优质的当归产地之一。康弘药业在此建立了从育苗到采收的全流程技术体系,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并引入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控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同时,企业与当地农户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既保障了药材质量,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在四川彭州的川芎基地,康弘药业联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开展品种提纯复壮研究,选育出抗病性强、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品系,并实现机械化播种与采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基地还建立了药材溯源系统,每一批川芎均可通过二维码查询种植地块、施肥用药记录、采收时间等信息,真正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过验收的6个基地不仅是原材料供应点,更是康弘药业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企业依托这些基地开展药材生长规律研究、生态种植模式探索以及气候变化对药材品质影响的长期监测,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为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基地还承担着人才培养功能,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和农户参加中药材种植培训,提升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康弘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GAP基地建设,企业实现了对中药材从“田间到车间”的全过程质量把控,显著提升了中成药产品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道地药材基地布局,计划在3年内将规范化种植面积扩展至3万亩,并推动更多基地申请国际认证,助力中国中药走向世界。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和生态种植基地。康弘药业的实践恰逢其时,不仅响应了国家战略,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随着消费者对健康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只有坚持源头把控、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信任与口碑。
可以预见,随着这6个中药材基地的全面投产,康弘药业将在保障药品质量、促进乡村振兴、传承中医药文化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而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也将激励更多医药企业投身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事业,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