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质量提升专题会议北京召开
2025-11-12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多家知名中药企业共同主办的“中药质量提升专题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监管机构负责人以及生产企业技术骨干等近三百人齐聚一堂,围绕当前中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药材质量控制与提升路径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伊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影响力的持续扩大,中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药材种植不规范、炮制工艺标准不统一、流通环节监管薄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中药疗效的稳定性和国际认可度。因此,全面提升中药质量已成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核心任务。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讲话。他强调:“药材好,药才好。”中药的质量源头在于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与科学管理。他建议加快建立覆盖全国主要产区的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安全隐患。同时,应加强中药材基因资源保护,防止优良种质流失。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刘红宁教授在现场分享了其团队在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她提出,传统“望闻问切”式的经验判断已难以满足现代质量控制需求,必须构建融合现代分析技术与传统理论的多维度评价模型。例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有效成分进行精准测定,并结合生物活性检测方法评估整体药效,从而实现“成分可测、疗效可评、过程可控”的质量保障目标。

会议还特别设置了企业代表发言环节。同仁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龙头企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在药材溯源、生产工艺优化和全过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其中,同仁棠集团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智慧药材追溯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一味药材从种植、采收、加工到成品出厂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这一创新举措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针对当前中药饮片市场存在的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现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中药饮片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强化飞行检查和抽检频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正在修订《中国药典》2025年版,拟新增数十个中药材的DNA条形码鉴别标准,提升真伪鉴别的科技含量。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首次设立了“青年学者论坛”,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就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多位博士研究生和青年研究员围绕中药指纹图谱构建、人工智能辅助质量预测、绿色炮制技术等方向作了精彩汇报,展现了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

会议最后达成多项共识:一是推动建立国家级中药质量数据中心,整合全国药材种植、检验、流通等数据资源;二是加快制定一批急需的团体标准和行业规范,填补现有标准体系空白;三是倡导“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化平台。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药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担当和社会监督多方协同发力。唯有守住质量底线,才能真正实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中药”的庄严承诺。

此次专题会议不仅为破解当前中药质量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也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和技术攻关指明了方向。随着各项举措逐步落地,我国中药产业有望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更多中医智慧与中国方案。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