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金秋时节,浙江磐安的山野间便弥漫着草木清香与药香交织的气息。在这片被誉为“江南药镇”的土地上,一场汇聚全国乃至全球中药材产业力量的盛会如期而至——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简称“药博会”)再次拉开帷幕。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药材专业展会之一,本届药博会以“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上千家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参展参会,共同搭建起一个集展示、交易、交流、合作于一体的药材贸易平台。
磐安地处浙中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自古便是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白术、元胡、玄参、贝母、芍药等“浙八味”中的多数品种均原产于此。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研发、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药博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自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余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届药博会现场,展馆面积达3万平方米,设有道地药材展区、中药饮片展区、中医药健康产品展区、科技与设备展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参展商不仅带来了琳琅满目的中药材原料和成品,还展示了智能化种植系统、现代化提取工艺、数字化交易平台等前沿技术成果。在一家来自甘肃的当归种植企业展位前,负责人李经理介绍:“我们通过标准化种植和溯源系统,确保每一批药材的质量可控。这次来磐安,就是希望借助药博会的平台,拓展华东市场。”不少采购商也表示,药博会品类齐全、信息集中,极大提高了选品效率和合作可能性。
除了产品展示与贸易对接,本届药博会还举办了多场高规格的专业论坛和洽谈会。其中,“中药材国际贸易趋势分析”“道地药材品牌建设路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新机遇”等主题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明远在发言中指出:“当前中医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体系不统一等问题依然存在。建立区域性药材集散中心,推动规范化交易,是破解难题的关键。”他特别肯定了磐安在建设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和打造“浙产好药”品牌方面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药博会首次设立了“线上云展”平台,通过直播带货、VR展厅、在线洽谈等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据统计,展会期间线上访问量突破80万人次,达成意向成交额超15亿元。一位来自广东的连锁药店采购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完成签约后感慨:“以前要跑多个产地才能比价,现在一个展会就能对接全国优质供应商,效率大大提高。”
药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带动了本地药材交易的活跃,也显著提升了磐安在全国中药材市场的影响力。目前,磐安已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国磐安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超过60亿元,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与此同时,当地还积极推进“药旅融合”发展模式,开发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建设中医药文化博览园,让传统医药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药博会正在成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窗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海外客商开始关注中国中药材。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的采购商前来考察洽谈。一位来自迪拜的健康产品经销商表示:“中国传统药材在阿拉伯市场越来越受欢迎,我们希望通过与磐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将更多优质中药引入中东。”
可以预见,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药材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磐安药博会,作为连接产地与市场、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的重要桥梁,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它不仅是一个贸易平台,更是一个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走向世界的舞台。在这片孕育千年药香的土地上,古老智慧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中医药传奇。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