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药食同源
省级部门可提议增补食药物质目录
2025-11-20

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广泛传播,食药物质(即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类物质兼具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然而,现有的食药物质目录更新机制相对滞后,难以及时响应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为此,国家相关部门正在推进制度优化,明确赋予省级部门提议增补食药物质目录的权限,这标志着我国食药同源管理体系正朝着更加科学、灵活和地方化方向迈进。

长期以来,食药物质的管理主要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该目录由中央统一制定和调整,虽然保障了全国范围内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但也存在审批周期长、程序复杂、对地方特色资源覆盖不足等问题。许多具有悠久食用历史和良好安全记录的地方性中药材,因缺乏国家级申报渠道而长期未能纳入目录,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和市场推广。

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赋予省级卫生健康、中医药、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评估和推荐的权力。省级部门可根据本地区中医药传统、饮食习惯、资源禀赋及科研成果,组织专家对具有潜在食药价值的物质进行安全性、功能性及传统食用基础的综合评估,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增补建议。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目录调整的效率,也增强了政策的地域适应性。

以云南为例,当地拥有丰富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如三七、石斛、砂仁等,均具有长期作为食材使用的民间基础。若省级部门可依程序提交科学论证材料,推动这些物质进入国家目录,将极大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同样,在广东、广西等地,一些具有清热祛湿、健脾养胃功效的传统南药,也有望通过新机制获得更广泛的合法应用空间。

当然,权限下放并不意味着标准降低。为确保公众健康安全,国家对增补提议设置了严格的审核流程。所有建议物质必须经过毒理学评价、食用历史考证、人群食用数据收集及风险评估等多个环节,并由国家级专家委员会进行最终审定。此外,还建立了动态监测和退出机制,一旦发现某种物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安全隐患,将立即启动评估并视情况予以调整或删除。

这一改革举措也对省级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需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科技、中医药等多方力量,形成科学严谨的推荐体系。同时,应加强基层调研,充分听取企业、科研机构和消费者意见,确保推荐项目既具科学依据,又符合实际需求。此外,还需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公众理性认识食药物质的功能边界,避免夸大宣传和滥用现象。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允许省级部门提议增补食药物质目录,是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有助于激活地方中医药资源潜力,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治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食品安全评估中的应用,目录调整有望实现更加精准化和智能化。

总之,赋予省级部门提议增补食药物质目录的权限,是一项兼具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的制度创新。它既回应了地方发展的迫切需求,又坚守了人民健康至上的底线原则。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这一机制将有力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推动食药同源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安全、优质的健康选择。随着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食药物质管理体系必将更加成熟、开放与包容。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