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药食同源
健康服务高素质人才缺口如何填补?
2025-11-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从基本医疗到康复护理,从慢性病管理到心理健康支持,健康服务的内涵不断拓展,覆盖人群也更加广泛。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健康服务领域高素质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当前,健康服务行业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专业人才总量不足。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虽逐年上升,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医务人员匮乏现象尤为突出。其次,结构不合理。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营养师等新兴岗位人才稀缺,而部分传统医学专业则存在相对过剩的情况。再次,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现代健康服务不仅需要临床技能,还需具备健康管理、信息技术、人文关怀等多方面能力,但目前教育体系培养出的人才往往偏重单一技能,难以满足综合性服务需求。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导致供给速度难以跟上需求增长。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学习时间普遍较长,且实践要求高,短期内难以快速扩大招生规模。其二,职业吸引力有待提升。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压力高,薪酬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尤其是在基层岗位,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其三,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脱节。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对健康管理、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的系统培训,毕业生难以迅速适应岗位要求。

要有效填补健康服务高素质人才的缺口,必须从多个层面协同发力,构建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

第一,优化教育体系,推动产教融合。 高校应根据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增设健康管理、老年医学、康复治疗、心理卫生等紧缺专业。同时,加强与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健康管理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实际工作场景,提升实践能力。此外,鼓励开展跨学科教育,培养既懂医学又懂管理、信息或心理学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完善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行业吸引力。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支持力度,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落实职称评定、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稳定人才队伍。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晋升机制,为医护人员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鼓励终身学习和专业深造。对于康复、护理、心理等非临床岗位,也应给予同等重视,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和职业尊严。

第三,推动继续教育与在职培训常态化。 健康服务领域知识更新快,技术迭代频繁,必须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可通过线上课程、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在职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针对基层医务人员,应定期组织专项培训,提升其常见病、慢性病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利用科技手段缓解人力压力。 在人才短缺的现实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服务效率。例如,通过智能问诊系统辅助初筛,减轻医生负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慢病远程监测,减少线下就诊频次。科技不能替代人,但可以赋能人才,让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更大价值。

第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 支持社会资本举办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开展健康服务相关技能培训。同时,推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在标准制定、能力认证等方面发挥作用,形成多元共治的人才发展格局。

总之,健康服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才能真正破解人才短缺难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可及、可持续的健康服务,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