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药食同源
食药物质安全新规:新增重金属限量,保障舌尖安全
2025-11-21

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食药物质领域,如何确保人们日常摄入的食品与药品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已成为政府监管和科研机构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近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最新的《食药物质安全技术规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调整之一,便是新增了对多种重金属的限量标准。这一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此次新规的核心在于强化对铅、镉、汞、砷等有害重金属的管控。这些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通过土壤、水源或大气进入农作物、中药材及加工食品中。长期摄入超标重金属,不仅会损害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增加患癌风险。尤其是在食药同源类产品中,如枸杞、黄芪、当归等常用中药材,以及黑芝麻、山药等日常食材,因其生长周期长、吸收能力强,更容易富集环境中的重金属。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限量标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新规范在原有基础上,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美国等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消费习惯,设定了更为精细化的限量指标。例如,针对婴幼儿辅食类食药物质,铅的限量由原来的0.1mg/kg进一步收紧至0.05mg/kg;对于药用植物原料,镉的最高允许浓度也根据品种差异进行了分级管理,避免“一刀切”带来的产业冲击。此外,新规还首次将有机汞和无机砷分别列出检测要求,提升了检测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为确保新规落地见效,监管部门同步加强了全链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从源头种植环节开始,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栽培技术,减少化肥与农药的过度使用,降低重金属通过土壤迁移的风险。在采收、加工、储存等过程中,企业需建立可追溯系统,定期送检关键批次产品,并接受第三方机构的飞行检查。对于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修订并非简单地提高门槛,而是充分考虑了产业发展实际。有关部门在制定标准前,组织了多轮专家论证和行业调研,广泛听取中药企业、食品生产商、科研单位的意见。最终方案既体现了对公众健康的高度重视,也兼顾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和技术可行性。例如,在过渡期内,允许部分历史遗留产品逐步调整工艺流程,给予企业合理缓冲时间,避免市场供应出现剧烈波动。

与此同时,新规的实施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许多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探索重金属脱除新技术,如生物吸附法、膜分离技术和超临界萃取等。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加快了低积累作物品种的培育工作,通过基因筛选和育种改良,培育出对重金属吸收能力较弱的新品系。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也为未来标准的持续优化奠定了基础。

当然,法规的完善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执行与监督。消费者作为最终受益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选购食药产品时,优先选择有正规标识、通过质量认证的品牌商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散装药材或野生采集品。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长期单一食用某一种高风险食材,也能有效降低重金属累积带来的健康隐患。

可以预见,随着这一系列新规的深入实施,我国食药物质的安全水平将迎来整体提升。这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更是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还需继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跨部门协作,推动社会共治,真正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从药材到药瓶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防线。

食品安全无小事,每一项标准的更新,都是对公共健康承诺的兑现。新增重金属限量,看似是一项技术性调整,实则承载着亿万家庭对安心饮食的期盼。唯有以科学为依据,以责任为基石,才能让百姓吃得更放心、更健康,也让中国的食药产业走得更稳、更远。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