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药食同源
哈药集团推功能饮料,药企巨头跨界食品
2025-11-21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食品与药品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模糊。在这一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传统药企开始将目光投向大健康产业中的食品领域,试图通过跨界布局实现品牌延伸和市场扩容。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哈药集团近期正式推出旗下首款功能饮料,标志着这家老牌药企正式进军功能性饮品市场,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哈药集团此次推出的这款功能饮料主打“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核心诉求,成分中加入了牛磺酸、维生素B族、人参提取物等常见于功能性饮料中的营养元素,同时结合其在医药研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强调产品的科学配比与安全性。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在研发阶段即参照药品级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力求在口感、功效与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此举不仅体现了哈药集团对消费端健康需求的敏锐洞察,也彰显了其从“治病”向“防病”“保健”延伸的战略转型意图。

事实上,药企跨界食品并非新鲜事。早在多年前,云南白药就曾推出牙膏产品,并迅速占领高端口腔护理市场;同仁堂试水养生茶饮店,东阿阿胶布局阿胶糕等滋补零食,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市场反响。这些案例表明,拥有强大研发背景和品牌公信力的药企,在进入食品尤其是功能性食品领域时,具备天然的信任优势。消费者往往更愿意相信“药字号”背书的产品在成分安全与功效宣称上的可靠性,这为药企跨界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然而,跨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药企在原料把控、生产工艺和质量监管方面具备优势,但在品牌营销、渠道铺设和消费者体验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以哈药此次推出的饮料为例,其面临的竞争环境极为激烈。红牛、东鹏特饮、乐虎等传统功能饮料品牌已深耕市场多年,形成了稳固的消费认知和分销网络;而元气森林、外星人等新兴品牌则凭借年轻化定位和创新口味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在这样一个高度饱和且快速迭代的市场中,哈药如何突破重围,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成为其成败的关键。

此外,功能饮料市场的监管环境也日趋严格。近年来,国家对食品中添加功能性成分的规范日益完善,尤其对涉及“提神”“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宣称的表述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习惯了药品严格审批流程的药企而言,如何在不越界的前提下准确传达产品价值,避免陷入夸大宣传的舆论风险,是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哈药集团此次跨界并非孤立动作,而是其整体战略升级的一部分。近年来,哈药持续推进“大健康”产业布局,围绕营养补充剂、健康饮品、个人护理等多个方向展开探索。公司高层多次公开表示,未来将加大在非处方药(OTC)和健康消费品领域的投入,打造“医药+健康”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这种战略调整的背后,是中国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政策调控趋严的现实压力。传统药品业务面临集采降价、利润压缩等多重挑战,迫使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药企进军食品领域,折射出健康产业边界正在重构的趋势。随着“预防优于治疗”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的健康管理正从被动就医转向主动干预。在这种背景下,兼具营养补充、情绪调节、体能支持等功能的食品,正逐步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药企凭借其在科研、供应链和品牌信任度方面的积淀,有望在这一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

当然,成功跨界不仅需要战略眼光,更依赖于对消费心理的深刻理解。哈药若想在功能饮料市场站稳脚跟,除了保证产品品质外,还需在包装设计、饮用场景、价格定位等方面贴近年轻群体的审美与习惯。同时,借助数字化营销手段,讲好“科学健康”的品牌故事,才能真正实现从“药厂”到“健康生活倡导者”的身份转变。

总体而言,哈药集团推出功能饮料,既是应对行业变局的积极尝试,也是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这场跨界能否成功,仍有待市场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科技发展与消费需求的不断演进,未来将有更多药企走上类似的转型之路。而在这一过程中,谁能真正理解消费者、尊重市场规律、坚守产品初心,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下一个十年的增长先机。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