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版图 > 药食同源
新纳入食药物质设安全指标,筑牢防线
2025-11-21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食药物质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谓“食药物质”,是指那些既可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又具有一定传统药用价值的物质,如枸杞、山药、黄芪、茯苓等。这类物质在日常饮食和养生保健中广泛应用,但其安全性和规范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为切实保障公众健康,国家相关部门近期将一批新物质纳入食药同源目录,并同步设立科学、严格的安全指标体系,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这一举措的背后,是我国对食药物质管理理念的深化与升级。过去,部分食药物质因长期被民间广泛食用而被视为“天然无害”,缺乏系统的毒理学评估和限量标准。然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即使是传统上认为安全的植物或中药材,也可能因摄入过量、个体差异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例如,黄芪虽有益气固表之效,但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决明子具有润肠通便功能,但过量使用可能引发腹泻甚至肝损伤。因此,仅凭“传统使用经验”已不足以支撑其安全性评价,必须建立基于现代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

此次新纳入的食药物质,在列入目录前均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和安全性论证。相关部门组织了多轮毒理学试验、人群暴露评估及膳食摄入模型分析,综合考量其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致癌风险以及在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首次为每种新纳入物质设定了明确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使用范围、最大使用剂量及禁忌人群等安全指标。例如,某类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草本植物被限定成人每日摄入不超过3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另一类常用于代茶饮的根茎类药材则明确规定不得用于婴幼儿食品。

这些安全指标的设立,不仅填补了以往监管空白,也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企业今后在开发含此类成分的功能食品、保健茶饮或滋补类产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控制添加量,并在产品标签上如实标注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有助于防止夸大宣传和滥用现象,提升行业整体规范水平。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将据此加强抽检力度,对违规超量添加、虚假标注的行为依法查处,形成有效的震慑机制。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制度安排体现了“预防为主、风险管理”的现代食品安全治理思路。通过前置性地设定安全阈值,能够在源头遏制潜在健康风险,避免事后追责带来的社会成本和健康损失。尤其是在当前消费者热衷于“养生食疗”的背景下,科学引导合理使用食药物质显得尤为迫切。许多中老年人出于保健目的长期服用含有中药成分的食品,却忽视了剂量累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有了明确的安全指标后,公众可通过产品标签获取权威信息,结合自身健康状况理性选择,减少盲目跟风。

当然,安全指标的制定并非一劳永逸。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消费模式的变化,相关标准也需要动态调整。未来应建立健全食药物质的长期监测机制,收集实际食用数据和不良反应报告,及时评估现有指标的适用性。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食药物质“双面性”的认知——它们既是健康的助力,也可能成为隐患,关键在于科学使用。

总之,将新物质纳入食药同源目录并配套设立安全指标,是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强化了对新兴食品原料的全链条监管,也为公众健康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下一步,还需推动科研、监管与产业协同发力,确保每一项标准都经得起科学检验,每一份食品都能让消费者吃得安心、用得放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药食同源、安全为先”的良性发展格局,让传统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更加安全、可持续的光彩。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