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中药材百科
陈皮调脾胃的吃法
2025-10-11

陈皮,又称橘皮,是柑橘类果皮经晒干或低温干燥后制成的中药材。其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功能失调,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痰湿内生等问题。而陈皮因其独特的药性,常被用于调理脾胃,改善消化功能。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能让陈皮发挥最大功效。

一、陈皮泡水:最简便的日常调养法

陈皮泡水是最常见也最方便的食用方式,适合大多数人日常饮用。取3~5克优质陈皮(以存放三年以上的为佳),用温水冲洗表面浮尘,放入杯中,注入沸水冲泡,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初次冲泡可倒掉第一遍水,起到“醒皮”作用,有助于释放有效成分。

这种饮用方式适用于脾胃虚弱、饭后腹胀、嗳气反酸的人群。陈皮中的挥发油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同时其辛香之气可化解中焦气滞,缓解胸闷不适。建议每日饮用1~2次,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一小时饮用为宜,避免空腹饮用以免刺激胃黏膜。

二、陈皮煮粥:温和滋养,适合体虚者

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佳、老人或病后体虚者,将陈皮加入粥中煮食是一种温和有效的调养方法。取陈皮5克,粳米100克,适量清水。先将陈皮剪成细丝,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至米粒软烂成粥即可。也可根据体质加入山药、莲子、茯苓等健脾食材,增强补益效果。

此法尤其适合晨起食用,既能唤醒脾胃功能,又不会造成负担。陈皮的芳香之气可开胃醒脾,促进食欲;粥的温润质地易于消化吸收,对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尤为适宜。长期坚持食用,有助于改善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等脾虚症状。

三、陈皮炖汤:调和滋补,祛湿助运

在煲汤时加入适量陈皮,不仅能去腥增香,还能增强汤品的健脾化湿功效。常见的搭配有陈皮老鸭汤、陈皮猪骨汤、陈皮鸡汤等。取陈皮5~8克,与其他食材一同入锅,小火慢炖1.5~2小时。陈皮不宜久煮,可在汤快炖好前30分钟放入,以免有效成分过度挥发。

这类汤品适合湿气重、舌苔厚腻、大便黏滞的人群。陈皮配合肉类炖煮,既能中和油腻,又能促进脾胃运化,防止滋补过度导致“虚不受补”。特别是春夏潮湿季节,饮用陈皮汤可帮助身体排出湿邪,预防因湿困脾胃引起的头重、四肢困倦等症状。

四、陈皮代茶饮:搭配其他药材,增强疗效

针对不同体质,可将陈皮与其他中药材搭配泡饮,实现个性化调理。例如:

  • 陈皮+山楂:适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满者。山楂消食化积,陈皮理气健脾,二者合用可显著改善食后胀痛。
  • 陈皮+生姜:适合寒湿困脾、胃寒呕吐者。生姜温中止呕,陈皮燥湿行气,共奏温中散寒之效。
  • 陈皮+荷叶:适用于痰湿肥胖、口苦口黏者。荷叶清热利湿,陈皮健脾化痰,有助于调节脂代谢。
  • 陈皮+党参/黄芪:适合脾虚气弱、易疲劳者。补气健脾的同时,借助陈皮的理气作用,避免补药壅滞。

此类搭配应根据体质辨证使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药性冲突或过量服用。

五、食用注意事项

尽管陈皮药性平和,但并非人人皆宜。以下几点需特别注意:

  1. 阴虚内热者慎用:如表现为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者,陈皮性温,可能加重内热。
  2. 胃酸过多或胃溃疡患者慎用:陈皮刺激胃酸分泌,空腹饮用可能引发不适。
  3. 孕妇慎用:虽有少量陈皮调味无碍,但大量服用可能影响胎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选择优质陈皮:避免使用发霉、染色或添加硫磺的劣质陈皮,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新会陈皮为佳。

总之,陈皮作为一味药食同源的佳品,在调理脾胃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泡水、煮粥、炖汤等多种方式合理食用,可有效改善消化功能,增强体质。关键在于因人制宜,循序渐进,方能达到“治未病”的养生目的。日常生活中,不妨将陈皮融入饮食,让这一味古老中药为现代人的脾胃健康保驾护航。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