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橘核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多种气滞血瘀、经络阻塞所致的病症。其中,因其对肝经循行部位的特殊作用,橘核被列为治疗睾丸胀痛的重要药物之一,并被正式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明确了其在临床中的适应证与使用规范。橘核,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种子,性平,味苦,归肝、肾经。中医认为,肝主
中药材百科 2025-10-29
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痰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尤其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中,“痰”不仅是病理产物,更是致病因素之一。中医认为“百病多由痰作祟”,尤其是慢性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常伴有痰多、痰黏难咳等症状,其本质多与肺脾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失常有关。在此背景下,化痰通络成为治疗此类病症的重要原则,而中药材橘络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通络化痰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橘络,即柑橘类果实内果皮上的白色网状纤维
在孕期,尤其是妊娠早期,孕吐是许多孕妇常见的生理反应。轻者表现为晨起恶心、食欲不振,重者则频繁呕吐、无法进食,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胎儿发育。西医多以补充维生素B6或使用止吐药物应对,但部分孕妇对药物存在顾虑,更倾向于选择安全、温和的中医调理方式。近年来,广东省中医院产科开展了一项关于“中药材陈皮姜枣茶缓解孕吐”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中医药在妊娠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共纳入120名妊娠5~12
中药材青皮,作为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占据一席之地。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胃经。其主要功效为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散结止痛,尤以“破气”之力著称,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食积不化、脘腹胀满等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青皮被正式收录,并明确其功能主治为“疏肝破气
中药材青葙子,作为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味重要药材,自古以来便被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之中。其性寒、味苦,归肝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翳膜遮睛等症。《本草纲目》记载:“青葙子主恶疮疥瘙,除热邪,通九窍,明眼目。”可见其在中医眼科领域中的历史地位和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研究所开展了一项关于青葙子“清肝明目”功效
茵陈蒿,作为传统中药材中具有显著退黄利胆功效的代表药物,长期以来在中医肝胆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性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疏肝利胆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湿热黄疸、胆囊炎、肝炎等病症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茵陈蒿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如绿原酸、咖啡酸、挥发油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尤其在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方面效
在传统中医药宝库中,青蒿(Artemisia annua L.)作为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药材,早已因其显著的抗疟作用而闻名于世。然而,近年来随着对青蒿药理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在治疗虫咬皮炎方面,采用青蒿鲜汁外搽的民间疗法正在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得到验证与推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近期开展的一项杀虫抑菌实验,为这一传统用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虫咬皮炎是由
中药材蒿本,学名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味辛、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效,广泛应用于外感风寒、风湿痹痛等病症的治疗。在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与现代药理研究的双重推动下,蒿本不仅在民间广泛应用,更被正式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为法定中药材之一。根据2020年版《中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邮箱:18601987707@139.com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